您所在位置: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动态

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期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3-05-08 13:30:32作者:admin来源:本站浏览量: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认清职教新形势,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借鉴国内外先进职教思想,稳步推进教学改革;以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为契机,教学管理抓细节,专业建设抓内涵,积极开展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和实践;认真总结教学改革经验和成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1.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完善富有专业特点的教学管理体系。

  2.积极开展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深化文化课与专业的融合,鼓励文化课教师向专业课转型。

  三、工作措施

  (一)结合“学校常规管理提升年活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完善富有专业特点的教学管理体系。

  1. 专业部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做到分工协作,提升管理水平。要加大对班主任教学管理能力的培训,使任课教师“教学育人”的考核奖励办法落到实处。

  2. 进一步细化、完善对专业内部教师的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增强可操作性,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在管理过程中,做到全面、客观、公平、公正、公开,奖惩结合、及时反馈。

  3. 加强对学生管理的力度,把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校内外实训管理、毕业管理等形成制度。

  4. 各专业要认真收集整理各类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在期末交学校审核,教务处将对管理制度完善,富有专业特色的文本编辑成册,分专业形成《教学管理手册》。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大专业课教学改革力度,积极开展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构建符合乐山经济建设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课程建设与改革要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应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实践活动为纽带,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职业生涯为背景,着眼于职业目标,强化从业能力培养。本期,每个专业至少确定一门核心课程,拟定计划,确定参与人员,并着手实施。

  1.专业课课程开发的要求 :(1)各专业要集中精力抓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2)要深入职业市场、深入生产第一线,紧紧围绕职业岗位(群),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职业定位,提炼岗位要求,提炼工作内容,开发相关课程及教学内容;(3)要结合专业岗位(群)的特点,以职业素质为指导,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课程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4)服务乐山经济,适应乐山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的需要;(5)课程开发要源于工作、源于岗位,同时也要高于工作、高于岗位,要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6)采用项目化课程模式,实现“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教材与岗位技术标准对接”,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多元评价的新型课程体系。

  2.公共基础课课程开发:(1)依据国家课程教学大纲、专业培养目标、企业文化、国内外先进经验,面向全体学生,强调所学知识有用、实用、够用;(2)体现服务专业,所学知识要能够支撑专业学习需要;(3)内容设计主要以专业(或工作)为载体;(4)内化能力,在够用的基础上加以拓展;(5)依托统编教材,结合专业,整合知识形成校本教材。

  3.加强教学标准的研究,实现教学评价形式的多元化与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实行差异性标准评价,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有助于教师根据多元评价的结果对课程内容进行灵活、适时的修正。

  4.按照示范校建设的要求,加大对“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研究力度,在十一月初,完成《专业课项目教学实施方案》的修订工作;文化课完成《文化课教学实施方案》的修订工作。

  (三)加强教师培训力度,进一步深化文化课与专业的融合,鼓励文化课教师向专业课转型。

  1.积极安排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和培训,激励教师成为学科教学的专家、教学管理的内行;积极争取教师参加“国培”的名额,为教师参加出国培训提供条件。

  2. 鼓励文化课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专业学习和培训,参加相关专业的企业实践,向专业课教师转型,兼任部分专业课程。

  3. 引进国外教学管理先进经验,在数控专业进行文化课(数学)融入专业的深度试点,鼓励专业课教师兼任与专业相关的文化课教学。

  4.在旅游专业和财经专业开展由专业教研组统管专业课和文化课的试点工作。要求在管理过程中,专业教研组要结合专业的需要给文化课提出教学要求,对文化课教学效果进行考核,组织文化课教师参与专业教研活动等。

  5.不断总结研究“文化课与专业融合”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经验教训,同时,特别要注意学科知识的理性回归,把握好文化素质课与专业课的界限。

  (1)以专业为载体,注重文化知识的提取,突出教学重点;(2)强调文化知识在专业中的运用。

  (四)加强常规管理,加强教学督促检查;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 加强平时教学常规督促检查,规范教学行为,做到凡事有记载,对表现优秀者要及时表扬;对有严重不负责任和屡教不改者,要及时上报学校进行处理。

  2.开展“老带新”活动,指导、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成长起来;为新教师指定指导教师,要求:(1)制定帮扶计划;(2)新教师每月有心得体会;(3)指导教师要提出指导意见;(4)有指导培训总结;(5)计划总结在期末交教务处存档。

  3.继续实施各科《教学计划》的编写,让各个部门掌握相关教学进度,加强督促完成教学任务。

  要求每个教师在9月13日之前把班级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安排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交教研组审核,14日交教务处统一装订成册(或上校园网),作为相关部门对照督促、检查和考核的依据;要求两人(含两人)以上同专业同学科的教师做到集体研究、集体备课,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保证同内容、同进度、教法基本一致。

  4.教务处将加大对全校教学的各个环节的督促和检查,通过抽查、问卷调查、师生座谈等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况调查,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开展检查工作,了解各门学科教学进展与完成情况,做到对典型问题及时通报。

  5. 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艺术研究,在10月中旬至11月底以前以专业部为单位开展优质课评比。要求:(1)专业课必须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文化课必须体现与专业的融合;(2)奖励比例:上课教师的25%;(3)由专业部报获奖结果,报教务处审批,期末学校统一颁奖;

  6.本期要求所有教师的听课节数不得低于10节。其中,参与集体听课至少在5节以上;期末,每人完成一篇教学心得体会或教学论文,作为期末教学考核的内容之一。

  (五)积极开展各项师生竞赛活动。期末评选优秀教研组;半期,开展学生“两操”比赛;期末,分专业开展学生技能竞赛。

  1. 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活动,积极为参赛教师提供指导服务,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2. 学生竞赛要以活动为载体,提升管理质量。竞赛的要求:(1)人人参与;(2)广泛征求专业课教师和文化课教师的意见,认真设计竞赛的内容和形式,突出核心技能。

  3.各教研组要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为教师的业务提高提供交流平台,期末学校将根据各教研组的教学管理情况评选出优秀教研组。

  4.体育教研组抓好“两操”等体育常规工作,期中,由体育组牵头开展全校性的“两操” 和分阶段开展的各类体育竞赛。

  (六)深化校企结合,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1.统筹安排教师到“共建共享校企合作理事单位”参加企业实践。(1)由专业部和专业教研组根据教学的需要提出与课程相关的实践内容;(2)专业教研组拟定实践计划确定岗位,规定实践任务;(3)招生就业办指定实践单位,学校统一安排;(4)参加实践的教师必须填写工作日志,结束后撰写心得体会和课程建设调研报告。

  2.有计划地组织二年级学生分期分批参加企业实践活动。(1)有与教学相关的教学实践任务;(2)指定专门指导教师(师傅);(3)加强路途安全和工作(操作)安全的教育。

  3.有条件的专业可以安排学生参加真实环境的生产活动。

  (七)加强实训室建设和管理,为学生技能训练提供良好环境,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促进学生技能提高。

  1.加强实训室管理,完善并落实各类管理制度,保证实训设备的完好率,特别要强化教学安全,为学生技能训练保驾护航;

  2.研究实训室管理新模式,结合“小先生制”的要求,培养学生参与实训室管理和专业设备设施的管理,做到本期购买的投影仪有指定的专人管理。

  3.切实加强实训室建设和管理,制定、细化财产管理制度,落实财产管理责任,确保学校资产不浪费、不流失。期末,学校将以此为依据作为评选特色实训室的条件之一。

  4.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实训活动。实训内容必须是与当前一段时间教学相关的内容;专业部、教研组要加强第二课堂管理,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辅导教师、定活动内容;要随时进行督促检查,要加强对第二课堂的审核和管理。

  教务处

  2012年9月6日

四川省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13 地址:乐山市中心城区米市巷46号 邮政编码:614000 联系电话:0833-2193627
川公网安备 51110202000043号今日访问 IP 今日访问 总访问 蜀ICP备13027590号